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高頻考點整理
1、建立標準信息載體如下:
(1)制定標準勞動管理表單。
勞動管理表單是由企業(yè)勞動管理制度規(guī)定、有固定傳輸渠道、按照規(guī)定程序填寫的統(tǒng)一的表格。
(2)匯總報表。
此類報表是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充分了解情況、掌握管理實際進程的工具,包括工作進行狀況匯總報表與業(yè)務報告兩類。
(3)正式通報。
說明企業(yè)勞動關系管理計劃、目標、發(fā)布規(guī)定和管理標準等。優(yōu)點是信息傳遞準確,不易受歪曲,且溝通內容易于保存。
(4)例會制度。
直接以口頭語言的形式,綜合上向溝通、下向溝通、橫向溝通三種信息溝通方式。具體形式可以是會議、召見、詢問、指示、討論等多種。此種溝通方式具有親切感,可以通過語調、表情、形體語言增強溝通效果,容易獲得溝通對方的反饋,具有雙向溝通的優(yōu)勢。
2、培訓有效性評估的內容
培訓成果是培訓有效性評估的主要內容。培訓成果包含五種類型:認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效果性成果和投資凈收益。
培訓有效性評估的技術
泰勒模式。
(2)層次評估法。
柯克帕特里克四級評估模式、菲利普斯五層評估模式、考夫曼五層評估模式等都屬于這種方法。
主要特點在于:
①層次分明,對培訓效果的評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②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
③其中的多層次評估法把對培訓效果的評估逐步由對個人素質能力提高的評估轉移到整個組織績效提高的評估上來。
根據(jù)課程類型不同,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評估方式:書面測驗、模擬情境、操作測驗、學前學后比較。
(3)目標導向模型法的精髓在于
①關注的是受訓者而非培訓者的動機;
②評估受訓者個人素質能力的提高;
③把培訓效果的測量和確定作為優(yōu)先考慮的因素;
④培訓者和公司的其他人員是培訓的執(zhí)行者和評估者。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